Steam大规模下架130款游戏,释放什么信号?
低价“刷榜”厂商成清理对象,平台精品化战略初现
据Steam数据统计网站Steamdb监测,6月24日当天超过130款游戏被从Steam平台批量下架并移除。此次下架主要针对的是以高频上新、低价销售为特征的游戏开发商,例如Zonitron Productions等。
此类厂商通常通过Steam Direct系统快速发布大量定价仅为数美元的产品,部分企业今年上新数量较2016年激增8倍,占平台总量近1%。此举显然与Steam“质量优先”的运营理念产生冲突。
Steam于2017年正式启用的Direct发行体系取代了原有的Greenlight玩家评测机制。开发者只需缴纳100美元费用并通过人工审核即可上架产品,待销售额突破1000美元后该费用可全额返还。
政策调整降低了独立游戏进入门槛的同时,也引发了平台内容泛滥的风险。大量低质作品挤占用户注意力资源,反而使真正具备创意和品质的独立游戏难以获得曝光。
V社此前曾表示将着力优化推荐机制,引导玩家发现优质作品。此次大规模清理动作表明,Steam正逐步推进平台生态治理,重塑精品化运营路线。
作为国内玩家接触全球优秀游戏的重要窗口,Steam在保持开放性的同时强化内容管控,或将推动行业向更健康的创作环境演进。